编辑:九华山圣泉寺-九华山聖泉寺
九华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,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。
唐天宝八年冬(749),李白来到秋浦,与诗友韦权舆、高霁一起登上了九华山。三人联句而成《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》,诗前有一段序,记叙了九华山这一名字的由来。“青阳南有九子山,山高数千丈,上有九峰如莲华。按图征名,无所依据。太史公南游,略而不书。事绝古老之口,复阙名贤之纪。虽灵仙往复,而赋咏罕闻。予削其旧号,加以九华之目。时访道江、汉,憩于夏侯回之堂,开檐岸帻,坐眺松雪,因与二三子联句,传之将来。”
李白第二次登九华山,写下了《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》这一名篇:“昔在九江上,遥望九华峰。天河挂绿水,秀出九芙蓉。我欲一挥手,谁人可相从?君为东道主,于此卧云松。”
中唐诗人刘禹锡的《九华山歌》也是一篇杰作:“奇峰一见惊魂魄,意想洪炉始开辟。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,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,不然何至今,悠悠亿万年,气势不死如腾屳。云含幽兮月添冷,月凝晖兮江漾影。结根不得要路津,迥秀长在无人境。轩皇封禅登云亭,大禹会计临东溟。乘樏不来广乐绝,独与猿鸟愁青荧。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,兀如断岸无棱角。宣城谢守一首诗,遂使声名齐五岳。”
此外,还有许多关于九华山的诗词,如《寄九华山费拾遗》“先生九华隐,鸟道隔尘埃。石室和云住,山田引烧开。久闻仙客降,高卧诏书来。一入深林去,人间更不回。”《舟中望九华山》“排空苍翠异,辍棹看崔嵬。一面雨初歇,九峰云正开。当时思水石,便欲上楼台。隐去心难遂,吟余首懒回。僧休传紫阁,屏歇写天台。中有忘机者,逍遥不可陪。”《经九华山费征君故居》“草堂芜没后,来往问樵翁。断石荒林外,孤坟晚照中。数溪分大野,九子立寒空。烟壁曾行处,青云路不通。”《刘补阙自九华山拜官因以寄献》“冥鸿久不群,征拜动天文。地主迎过郡,山僧送出云。登车残月在,宿馆乱流分。若更思林下,还须共致君。”《九华山联句》“妙有分二气,灵山开九华。—— 李白;层标遏迟日,半壁明朝霞。—— 高霁;积雪曜阴壑,飞流喷阳崖。—— 韦权舆;青莹玉树色,缥缈羽人家。—— 李白”《和王季文题九华山》“众岳雄分野,九华镇南朝。彩笔凝空远,崔嵬寄青霄。龙潭古仙府,灵药今不凋。莹为沧海镜,烟霞作荒标。造化心数奇,性状精气饶。玉树郁玲珑,天籁韵萧寥。寂寂寻乳窦,兢兢行石桥。”《寄九华山顾非熊》“先生九华隐,鸟道隔尘埃。石室和云住,山田引烧开。久闻仙客降,高卧诏书来。一入深林去,人间更不回。”《望九华山》“秀色似匡庐,芙蓉拟不如。遥知五老者,深羡九华居。采药闲骑鹿,眠云或著书。岁华讵云晚,于此遂吾初。” 等。
九华山以其独特的佛教文化、秀美的自然风光、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和众多的诗词歌赋,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。无论是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游客,还是热爱自然风光和诗词文化的人,都能在九华山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寄托和美好体验。